帶孩子讓我變得脾氣暴躁,我該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不對孩子發火?

時間 2021-05-29 22:18:58

1樓:花小谷

特別能理解你,抱抱。

在寶寶一歲之前,基本上我的身體、時間、情緒、愛好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只圍繞著寶寶。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小嬰兒不會爬不會走不需要吃輔食,真算乙個相當好帶的階段了。但由於剛成為新手媽媽,我心裡上很緊張,生怕自己做不好,雖然有人幫忙分擔,我還是主動砍掉了自己生活裡一切跟寶寶無關的東西。

只跟寶寶呆在一起的生活,幸福時刻當然是很多的。但是幾個月下來,我內心其實也變得越來越煩躁,情緒常常不好。

這一方面來自於日常瑣碎帶來的勞累,以及時刻繃緊的神經,生怕寶寶出現什麼情況我沒有及時發現,或者發現了但不知怎麼處理,這種屬於新手媽媽的不自信吧。另一方面更多的來自於,我大概很久都沒有體驗到那些來自於我自己的快樂了,那些我自己完乙個事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或者是能讓我的眼睛閃出光的新東西。

意識到這些之後,我做了2件事。乙個是參加了個為期4周的麵點烹飪免費培訓,另乙個是報名游泳課程去學了游泳。

麵點烹飪班是偶然遇到的,那時我已經24小時陪娃好幾個月,生活裡沒有半點事是新鮮的。雖然從來沒想過麵點這事,也沒所謂喜歡不喜歡,但當時毫不猶豫就報名了,我的生活裡需要點不同的空氣!之後每天上午去上課大概兩個小時,來上課的很多都是已經擅長做飯的姐姐們,她們每天熱情的相互交流小蘇打和泡打粉的區別,我開始知道什麼是發面燙麵和死麵,我們跟老師一起做灌湯包、千層肉餅和香蔥餅乾。

我好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在家一進廚房心情都不一樣了,每天都興沖沖想琢磨整點啥。

老師給的方子我很多都不記得了,但是當時每天上課那個新鮮感和熱乎勁兒現在想到都覺得很有意思,是我產假裡閃著亮光的記憶。

游泳我一直想學但一直沒會,有過幾次斷斷續續的練習可總是不能堅持。這次我找了心儀的教練和喜歡的游泳館,隔天上課一次,連續上了15節,結課後又辦了張月卡,基本上也做到了隔天去一次。這2個月期間,我不止學會了游泳,從緊張怕水、到為了練習動作固定遊幾圈、再到放鬆享受在水中的感覺,我還感受到了快樂,有今天好不想上課但我還是去了的快樂,也有哇我竟然能遊乙個來回了的快樂,也有水裡的感覺真安靜啊什麼都不想只享受這一刻的快樂。

可能痛苦的只有懶得出門卻還得出的那一分鐘,只要我邁出家門,每天早上騎共享單車去游泳館的路上,一路沿著海邊騎,我的心情都好像小鳥在唱歌,這一刻是只屬於我自己的。回來的路上就更滿足了,身體遊的有多累,心裡成就感就有多少,哎呀我可真棒棒呀。

到家開門,我彷彿乙個全新的媽媽,迎接的也是個好新鮮的寶寶呀!

2樓:一念師太

如果常期而連續地乙個人帶孩子,很容易身心疲憊煩躁,從而情緒失控易怒,對孩子發火,這很正常。

首先,不要太自責。人在累,焦慮或者有情緒的狀態下是比較容易生氣怒吼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全職媽媽?疫情期間,我體會了2個月全職媽媽的生活狀態,沒有下班時間,沒有放假時間,沒有自己的時間,情緒莫名變得煩躁易怒,全職媽媽真的太累了。而且長期只跟孩子相處的生活狀態也會讓人累積情緒,因為人是需要私人空間和社交的。

我們先分析對孩子發火的原因,對症下藥。

1.因為累,焦慮,經期情緒不穩定而導致易怒

答:累了就休息,嘗試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自己現在比較累,讓他先自己照顧自己,玩玩具看書看電視都可以。或者告訴家人,自己現在需要休息,讓老公接棒。

焦慮就要找到焦慮的原因,這個就要具體原因具體分析了。

當我感覺有情緒時,我會告訴孩子自己現在有情緒,讓我乙個人靜靜。我得先把自己照顧好,釋放掉自己的情緒。週末時把孩子丟給爸爸帶,給自己放假找朋友玩。

現在奶奶回來了,我下班回來再照顧孩子,心情特別地舒暢,孩子再調皮搗蛋我都有耐心慢慢引導。

2.因為孩子的行為惹我生氣了

①孩子當前的行為並不需要生氣,因為我小時候父母曾在類似的場景對我生氣,所以我不自主地啟動了父母以前對我的方式

酷飛4歲多時有次吃飯下桌不小心把碗摔地上了,看著一地的飯我就怒了,衝他大喊大叫,指責他,教訓他,並勒令他要清理乾淨。我當時真的太兇了,都把他嚇呆了,不過他愣了會竟然對我大喊:「你兇我,我就兇死你。

」也用言語表達著他對我的憤怒。

被他反擊後,我反而冷靜了。我覺察到當時我兇酷飛的場景像極了我小時候摔碎碗我爸對我的態度,時至今日手捧易碎品的我都會有擔憂自己會不會摔碎,這觸發了我的心結。我很慶幸酷飛沒有因為我兇他就把錯歸咎給他自己,沒有被我嚇膽怯反而還有勇氣向我這語言暴力者反抗。

於是我向他道歉,事後還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才消解當時怒吼對他的傷害。

冷靜想想,有時候大人都難免摔東西,何況是孩子呢?犯錯了,孩子不需要別人的指責他也會有自責自省的本能,而且這件事也不值得生氣,摔了一地的飯打掃乾淨不就得了。如果心平氣和處理這件事,孩子既能感知到以後吃飯時不要抱著碗走來走去,還能學著一起打掃清潔。

②孩子當前的行為確實讓人生氣,我怒吼發火真的有用嗎?

孩子為什麼有這個行為?學習育兒知識了解孩子背後行為的原因。這個說起來就多了,需要父母主動學習育兒知識,心理學知識。越了解孩子便越不會因為無知而亂發脾氣了。

對孩子發火百害而無一益。發脾氣只能宣洩情緒,並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還破壞親子感情,還傷害孩子的心理,甚至還會讓孩子習得家長的壞脾氣。

想想對孩子發火的壞處讓自己冷靜,調整呼吸。如果不能馬上調節好,就先讓孩子等等,自己冷靜下來再和他溝通。

如果提問可以更詳細些,比如媽媽是否為全職,是否有人幫忙帶孩子,老公是否分擔家務和帶娃,孩子幾歲,以及具體會因為哪些事情對孩子發火,這樣能給出更具體的建議。

曾經我也是火爆脾氣,現在卻懶得動氣,因為動氣沒用還傷身

可以看看我的故事

一念師太:怒吼孩子5年後,我終於從火辣辣的朝天椒變成了肥嘟嘟的菜椒

@知乎親子

3樓:學習ing

我想推薦你看下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系列、三川玲的《通往幸福的教育》,如果這兩本能看懂,可以嘗試看下孫瑞雪的《愛與自由》系列。

我們因為別人痛苦,多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別人,更不了解自己。

孩子成長的過程,可以是父母再生的過程,但往往由於我們無意識的錯誤讓孩子和我們都變得很痛苦,其實兒童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無私的。

非常解壓。

我以前無比焦慮,是花了很大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才找到這個方法的。

4樓:陳旭龍

覺察到情緒不穩定,就是乙個進步。不清楚你的這種情緒多久了?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女性會產後抑鬱。

可以先評估一下你的情緒情況是不是抑鬱,再確定下步怎麼辦。

5樓:Sylvie Oceane

您的問題還是很正常的,許多新手父母都會遇到這類問題,原因大概是休息不足、身份忽然間有巨大轉變而覺得不適應。

我建議和另一半一起帶小孩,看看能不能一起休產假。夫妻雙方一起照顧小孩能減少不少工作量。

如果雙方父母或其他親戚能聽從、運用正確科學的育兒方式,切身體健康有意願,也可以考慮讓他們幫忙。

實在不行,還可以嘗試請月嫂、保姆前來照顧。關鍵是要給您足夠的休息時間。只要休息時間比較充足,脾氣也會變得緩和。

還有就是難以適應為人父母的新身份。這也特別常見。這種問題,可以諮詢心理諮詢師,他們有專業的方式幫您進入角色,調整狀態。

適當的、以合理方式發洩脾氣是一種健康的行為,千萬不要壓抑自己的怒火。想對孩子發火時,就趕緊與小孩保持距離,找乙個空房間砸沙包、做拳擊運動,或者那小孩託給別人照顧一段時間,自己出門走走玩玩,有利於情緒宣洩。

6樓:

走開,孩子交給別人看著,告訴自己我脾氣暴躁是正常的,帶孩子確實辛苦,自己是生理心理等原因負荷太大引起的。但是,我是他媽媽,他依賴我信任我愛我,而且我也是,

差不多就好了

7樓:小風老師

育兒問題答的太多了,簡單的說

處理孩子的生理問題時,要把孩子當成小動物,就像對待你的寵物一樣對他,而不是把他當成成年人,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他這樣那樣。

在處理孩子的心理問題時,要把他當成成年人,平等的交流。而不是當成小動物,像你家的狗一樣要求他必須這樣那樣。

身份擺正了,耐心自然就有了

8樓:[已重置]

帶孩子真的非常辛苦,題主也需要找到可以幫你分擔的人,偶爾自己能夠休息放鬆一點。實在是很累,很煩躁的時候的確都是會暴躁發火的,也不要因此太過於自責,但是需要慢慢提公升自己對情緒的覺察,當你發火的時候可能你是很疲憊很無助了,這時候自己可以停下來,緩一下,給自己的情緒一點時間平復,也可以跟身邊的親人,朋友傾訴一下,獲得一些支援和理解。

9樓:口哥

作為乙個四歲半孩子的爸爸,在我為父這四年半里,曾經一度無法自控,愛起來愛的無法自拔,脾氣上來能直接提起孩子衣領。但我反思過,我深刻的反思我每一次生氣,發脾氣,然後會把對自我的剖析寫成一句話,在我的手機備忘錄上面,我現在開啟了它,選一些送給你:

1、你是他爸,你要帶給他更多積極的影響和好的體驗2、教育的本質是投資

3、不要對愛你的人亂發脾氣

4、有話好好說,慢慢說

5、自己做錯了就趕緊承認,想孩子真心誠意的道歉6、注意自己對父母說話的方式

7、當孩子對你說那麼兇幹嘛的時候,立刻要保持冷靜8、不要對孩子大吼

9、從公司回到家,要學會和工作狀態剝離

10、帶孩子家裡難免會亂糟一點,要忍耐

11、耐心是一切

12、家人最大

情緒是個好東西,當你發現你慢慢能控制它的時候,整個世界都美好了。我現在非常享受和孩子在一起。

10樓:winky

找回自己的自我。人都是多重角色的社會個體,你除了是母親,你也是妻子,職員,女兒,朋友的角色,你更是獨一無二的你自己,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特長。你可能太多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不如分散一些做回自己。

這樣會平靜很多

11樓:曦心

以前看電視綜藝,有一期請的是王艷,她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具體不記得了,大意是):帶孩子之後,發現那些愛心、耐心都只是說說而已。

乙個小兒,對於世界的認知一無所知,各個方面都需要大人的引導,很多時候教導一遍都沒有明顯效果,多次重複教導乙個事情,確實是容易引起情緒的波動。父母的情緒作用於孩子,這也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當然做父母的人,本身有時候情緒容易焦慮也是正常,生活、工作都有壓力,回到家還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愛心來教育孩子,還有家務需要操持,生活與生存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題主不需要單一的壓抑情緒,因為情緒你壓抑的時間一長,沒有通過有效途徑來抒發,有可能會在後期,反而會突然爆發出來,也許會極端的爆發在孩子身上,這些都是很有可能的。

題主對孩子發脾氣,是教育孩子哪一方面容易發脾氣呢,是孩子的學習,還是頑皮亂扔東西之類,還是故意搗蛋呢。你自己發脾氣背後的認知是,覺得孩子應該要乖,還是教導了一遍、兩遍、三遍甚至更多之後,孩子還是不明白,你很生氣為什麼孩子學不會,所以才發脾氣呢。等等各種原因,你可以試著追尋自己發脾氣背後的原因,是自己當天原本情緒不好,還是對孩子有了一些期待,卻沒有被滿足呢等等。

現代年輕人帶孩子,只依靠自己會很力不從心,大部分年輕人都是與父母同住,父母幫忙帶孩子。題主也可以求助於父母,他們養育孩子會更有經驗。

作為成年人想要提公升自己的認知水平,最好的方式是諮詢專業人士,還有閱讀相關書籍。

父親脾氣暴躁,我該怎麼改變父親?

二師兄 乙個人的脾氣秉性是不好改變的,不過也可以試,如果不行最好不要勉強。父親脾氣暴躁有沒原因?是因為家裡經濟比較緊張引起的,還是父親小時的生活環境中有暴力因素,還是因這某些事的發生後脾氣才暴躁的?如果是經濟因原因引起的,只有家裡經濟好轉你父親的脾氣才能改善。如果是因為某些事而引起的脾氣改變,也許只...

我父親吸毒並且脾氣暴躁我該怎麼辦?

和題主一樣,我18了,知道父親吸毒是在高三那年,之前雖然一直有猜測,因為我的父親總是無故失蹤,我的母親每次什麼也不說,當大了以後,了解這些也就懂了。說實話,我當時知道時沒有多麼痛苦,我只是覺得意料之中的事,當時馬上高考,我壓抑了很久,時不時就在想這個問題,最後考了個很普通的一本,這也成了我媽心裡的傷...

帶孩子帶的脾氣暴躁,有時候會吼孩子,該怎麼辦?

影梅 學點心理學知識,先成為更好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情緒管理,也要了解兒童心理學。當你了解了人生的一生心理學,自然就能改變自己,放下有脾氣的自己,充滿愛意地看著孩子 哇,這是我的寶貝,這是乙個動手能力超強的,可愛的 寶貝。 子芮 當別人想控制你的時候,你不願意被控制就會反抗,而此時別人會因為你的不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