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貿人員過的怎麼樣?

時間 2021-06-01 01:18:17

1樓:小公尺

看行業吧,疫情類產品,家居類等今年市場非常火爆,而且蠻多行業下半年也開始復甦,如果現在所在行業不太明朗,建議好好充電,把自己的內功練好

2樓:外貿Arong

在今年疫情影響下全球都有受到衝擊,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疫情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這是無可厚非的

不要抱怨今年外貿有多難做了,受疫情影響更大的是國外你的同行受到的衝擊比你大

現在中國是最安全的國家,許多老外採購都盯著我們,他們迫切復工復產,中國作為製造大國,只有我們才能滿足他們龐大的需求

這無疑是國內外貿的機遇,還在抱怨外貿難做可能要想想自身產品的原因和客戶開發方式了

【大災之年,那些想抱著產品去參展的外貿人該試試走到線上,展會涼涼,也不會有很多海外往來。這時候線上做得好的將得到難以想象的外貿資源。】

外貿Arong:傳統開發客戶方式太老套我們該如何創新?

3樓:知足常樂

看什麼產品什麼行業。

上半年,做防禦物資的,居家運動器具,應該都缽滿盆滿。

傳統行業,則比較煎熬。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什麼行業都有做的很好的,也有做的很差的。關注市場變化,做出調整,來適應市場,才是正路。

4樓:Ejoy

上半年基本一片死寂,不過到了下半年就兩極分化了。

差的,越來越差,長久沒訂單,接近倒閉或已經倒閉。

好的,越來越好,單接不完,接了產不上。因為許多國內同行的倒閉,以及國外疫情影響,中國成了最安全的出口地。

一塊大蛋糕擺在那,是不變的, 搶的人少了,每個人搶到的也就多了。

推薦外貿人主動開發客戶,相比被動的無疑更具競爭力。

分享Ejoy:這個國家賣的是二次轉手的中國建材貨??

Ejoy:外貿回暖,這個行業訂單忙不過來?

5樓:TONGDONG

我是乙個貨代從業人員,今年可以說是金融危機過後出貨量最多的一年,不是我個人是整個市場。

疫情導致國外又一次的封國封城,世界上只有中國全面開始復工。

6樓:潤寶北鼻

自己出來創業三年了,前兩年業務都按著計畫穩步增長,客戶數量也有一些累積,兩年多的時間我們和客戶一起成長著。而今年,從年初疫情爆發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資料還不如第一年。

年中我們做第四季度計畫的時候,客戶預計的訂單全部沒有下來。我們也真是很黑仔,做的商顯行業,國外疫情越來越嚴重,和商業活動相關的專案幾乎全部叫停或無限期推遲。

美國一直控制不住,現在歐洲又一輪疫情爆發,我們剛好做的主要都是歐美客戶,今年看情況是要玩完了。

現在在考慮轉型轉行,B端轉C端,還不知道未來什麼情況。

7樓:外貿小哥J

很多倒閉的

但是也有異軍突起的幸運兒

醫療類產品就不用說了,相當於疫情期間在撿錢。

國外人們很多都在家辦公,我朋友工廠主做室內健身和瑜伽運動類產品,外貿業務員130多人,今年忙的訂單都快排到明年了,平均中等外貿業務員的綜合工資在3萬以上。

危機和機遇是並存的。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就是這麼殘酷,但也是這種殘酷讓更多的創業人不得不更加精益求精鍛造自己和產品還有提公升公司整體實力。

只能說,加油吧!

8樓:鄧彬彬專注AEO

好的好的不的了,差的真的是差的要死,冷熱不均,看行業,看看現在缺的櫃子就知道,這個是真的乙個時代啊!

9樓:跨境電商小達人

凡事都有兩面性,是危險的同時也是機遇,從這個問題的角度出發,做得好的會長篇大論機遇,做的不好的會勸放棄,所有想通過其他人的好壞來判斷自己的處境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10樓:Hugo

毫無疑問,2023年的疫情對很多公司的出口業務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可是我們經常說危機,有危險就有機會,這話雖有點雞湯,可這卻是今年正在普遍發生的事實。

身邊的工廠,外貿公司,出現了兩極分化,要麼苦不堪言甚至關門大吉,要麼訂單暴漲直線上公升。

我們公司今年的業績就增長了至少50%,樓上朋友公司增長了至少2倍,為了滿足生產產能,一直在不斷地招人,公司也開出了以往都不曾有的福利。比如:提高底薪和加班工資,獎勵轉介紹,介紹乙個獎勵500,能堅持到年底辭職再獎勵500,等等,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再招人。

為什麼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呢?我個人覺得,大部分情況下,其實並不是你做對了什麼,而是競爭對手比你先犯錯,或者資本沒你多,比你先倒下,這部分流出來的客戶被你撿到了。

比方說,這個市場有100個客戶,10個廠家,平時你們平分,乙個廠家10個客戶,而今年受疫情衝擊,有5個撐不住倒閉了,有20個客戶也跟著倒閉了。這時候就變成了80個客戶,5個廠家,分下來乙個廠家有16個客戶。

所以,今年外貿人的日子,或許有的人會所nen模,有人工地搬磚,有人歡喜有人憂。

11樓:Change

出口的話,得分什麼行業,口罩等醫療裝備的出口是很不錯的。其他行業上半年會比較差,下半年慢慢恢復生產,情況相對好一些。進口的話,因為國外疫情還沒有很好的控制,目前還不樂觀。

12樓:喬一

今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年初的時候所有國外客戶都在擔心國內是否能正常出貨嗎?貨物還安全嗎?

物流還能保證時效嗎?企業無法正常開工,產生了連鎖反應。後來疫情全球蔓延,反過來我們開始擔心國外客戶還能正常下單嗎?

當地的物流時效能保證嗎?總之各種問題隨之顯現。但是身邊很多外貿人、出口行業反而由於疫情的原因實現了業務訂單爆發,這個確實是分行業的,危機確實也是機會。

很多行業今年調整了業務方向,甚至直接產業轉型了。

13樓:國產零零柒

1,部分產品需求嚴重萎縮,導致本已競爭白熱化的狀態更為嚴峻;不過有些產品在今年大環境下異軍突起,需求旺盛,這也是部分行業發大財的原因。

2,關門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手上沒有穩定且可持續開拓的客戶資源。這類的公司一直處於不斷開發新客戶的道路上,遇到的永遠是新客戶,手上沒有沉澱資源,這類公司在平時都很難生存,在今年這種環境下很容易就倒下了(這類公司非常多,來一批倒一批)。

14樓:Topeasytony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不好過,國外客戶催著要貨,但是國內停工停產,沒貨發,後來全球疫情爆發,變成了你們還能收貨嗎?有貨發不出去,訂單取消的取消,挺慘的

最慘的時候過去了,3月份抓住了口罩紅利的外貿人,應該都還不錯的,接著宅經濟下的辦公用品,廚房用品,家具家居,寵物用品等需求量增加,做這幾大的外貿人慢慢也恢復過來了,在到後來國外復工復產,出行工具之類的產品需求量暴增,又恢復了一批外貿人。

疫情反反覆覆,就是不見控制住,中國是最安全的國家,又是製造業大國,從各種出口資料來看,出口量不降反增就很好的說明了,外貿起來了

如果有外貿人覺得今年過的不咋的的,可能需要從自身找問題了,是不是該換換產品,該換換開發的方式了

產品的話,跟著趨勢走,準沒錯

開發方式,如果還是B2B平台,展會,出國拜訪等傳統方式的話,確實該改改了,不太適合今年的情況

外部大環境我們改不了,要走出困境,就只能改變自己了

彩蛋Topeasytony:利用「海關資料+領英/谷歌+郵箱挖掘」去查人、查公司的真實感受

Topeasytony:外貿人如何在LINKEDIN上高效開發客戶

Topeasytony:外貿人找郵箱的幾種辦法

外貿人,共勉之

15樓:

今年做外貿面臨乙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到國外出差。 做外貿其實也需要跑業務,需要經常與客戶見面嘮嗑。從而鞏固與客戶關係以及發現市場新的商機。

而且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長性,這意味著必須要開發新客戶。因為疫情原因少了許多國際級別的展會,開發新客戶變得尤其困難。由於沒有出差機會,發現新的市場商機也會相應減少。

現在目前為止,基本上都是維持著原有的客戶在滑行。基本上難以開發新客戶。今年也就這樣將就著過著,不用到國外跑業務也許很舒服。

但是明年的增長卻很困難。

16樓:

看行業吧,剛開始大部分受影響。我所在行業影響不大。公司賣了一段時間的防疫,還大賺了一筆。

現在嘛。已經慢慢恢復了,有防疫措施,而且你看國外,不少都是感染一段時間就好了的。疫苗什麼也陸續出來了。

Mike外貿說的外貿課程怎麼樣

這人哪冒出來的,怎麼哪哪都是他,上來知乎一看,知乎也有他,容不得別人半點批評,只要有人指出來他的不足,哪怕有截圖有證據了,他還要在下面一堆狡辯,甚至要發律師函,就這素質這水平?本人怕浪費口舌和時間,就匿了,畢竟每次搜點東西這貨都會病毒一樣冒出來,已經浪費了別人時間了。這課,真有人買啊,好奇什麼樣的人...

怎麼樣做外貿生意?

南非地瓜 首先,你必須有你熟悉的貨源,熟悉產品的質量,成本等。其次,熟悉運用Google,Facebook等工具接觸到客戶。然後,耐心高效的和客戶溝通,讓客戶信任你。最後,就靠成交啦。 外貿狼袁帥 1 如果你通過平台做外貿 不得不承認,很多外貿業務員完全依賴於平台的詢盤來做外貿,這是典型跟單型外貿業...

今年A股民營董事長們過的怎麼樣?

老實人 參考當年各類優秀學生進銀行,然後數了幾年的鈔票,現在銀行業衰退,想轉行轉不了。說到底,主要還是前三十年經濟增長太順風順水,導致很多非常有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沒有經過大的市場洗禮,結果對風險認識不足,做企業時往往槓桿過度,沒有控制風險意識,結果碰到大的市場調整,紛紛破產跑路。上市公司老總也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