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屬於哲學,科學還是心理的學問?誰能懂自己??

時間 2022-01-08 21:53:59

1樓:Hydrogen

沒看明白問題,但是這麼解釋看看題主能不能明白

科學研究的是具體某一特定事物執行的規律,研究的是個性

心理學算是科學裡的乙個分支,研究的方面大概是人類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許多領域。

2樓:Tierf

人作為主體性的存在如何認識自身的問題。

這個問題長久以來都沒有乙個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值得深思的是,相比人思想帶來的語言,語言形成的哲學,科學,心理學,"自然想要人如何去讀懂自己"這件事或許更可信。

3樓:alanna

神學解答人生會更好些。Bible裡面解答人生所有的問題,不只是知識上的解答,而且能夠應用在現實生活中。

我學習哲學,也學習心理學,科學,但每次遇到關於人生的困難時,都跑到Bible裡去尋找方法,更有效,更平安,更得力量。

4樓:司洪亮

臉皮厚與厚黑學不是一回事。

開朗與臉皮厚更有根本區別。

動則厚黑學是觀念灌輸的結果。你的話語權被剝奪了。

懂自己,有不同。一種是懂自己,一種是被懂自己。

被懂看己,除了話語權被剝奪了之外,你的語境也被剝奪,被別人占有了。語境被占有就完全失去了自我。這就叫迷失自我。所以哲學教人問:我是誰?

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編輯於 2021-12-05 15:37

5樓:pony

問題就有很嚴重的問題

哲學是思維工具

科學是哲學裡的分支

心理學也是哲學的分支

人生不必「懂」

懂不懂是做出了的,一切哲學最後都要導向實踐

6樓:QIS

梁漱溟先生有一部《人心與人生》,提到:我們的人心即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人生即我們的人心。

摘錄一下開篇(自序一)

我們應當知道,凡是乙個倫理學派或乙個倫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種心理學為其基礎;或說他的倫理學,都是從他對於人類心理的一種看法,而建樹起來。儒家是乙個大的倫理學派;孔子所說的許多話都是些倫理學上的話;這是很明顯的。那麼,孔子必有他的人類心理觀,而所有他說的許多話都是或隱或顯地指著那個而說,或遠或近地根據著那個而說;這是一定的。

如果我們不能尋得出孔子的這套心理學來,則我們去講孔子即是講空話。蓋古人往矣!無從起死者而與之語。

我們所及見者,惟流傳到今的簡冊上一些字句而已。這些字句,在當時原一一有其所指;但到我們手裡,不過是些符號。此時苟不能返求其所指,而模模糊糊去說去講,則只是掉弄名詞,演繹符號而已;理趣大端,終不可見。

如何不是講空話?前人蓋鮮不蹈此失矣!然欲返求其所指,恐怕沒有一句不說到心理。

以當時所說,原無外乎說人的行為——包含語默思感——如何如何;這個便是所謂心理。心理是事實,而倫理是價值判斷;自然返求的第一步在其所說事實,第二步乃在其所下判斷。所以倘你不能尋出孔子的心理學來,即不必講什麼孔子的倫理學。

進而言之,要問孔子主張的道理站得住站不住,就須先看他心理學的見解站得住站不住。所以倘你不能先拿孔子的心理學來和現在的心理學相較量、相勘對,亦即不必說到發揮孔子道理。但這兩方的心理學見解明明是不相容的;稍有頭腦的人都可以覺得。

現在流行的幾個心理學派,在他們彼此間雖然分歧牴牾,各不相下,卻沒有乙個不是和孔子的心理學見解相反對者。——假如今日心理學界有共同趨勢,或其時代風氣可言,那麼就是和孔子的心理學見解適不相容的一種趨勢、風氣。所以倘你不能推翻今日的心理學,而建樹孔子的心理學,亦即不必來相較量、勘對!

明白這一層,則知我雖然初不曾有意要講心理學,而到現在沒有法子避心理學而不談。雖然西文程度太差,科學知識太差,因而於現代學術幾無所知,原無在現代學術界來說話的能力;而心難自昧,理不容屈,逼處此際,固不甘從默謝短也。《人心與人生》之所為作,凡以此而已!

7樓:一葦書院

人生既屬於哲學科學,還屬於心理學。

可以說,所有的學問都是為了認識人而設。

人性是個複雜的多面體,而且是個發展變化的個體,所以,對於自己的探索,一輩子處在似懂非懂之間,然而這恰恰是人的偉大之處。

當然如果按照宗教家的認識自己,又除非開悟不可。禪宗開悟就是為了求的本來面目。

8樓:chadui123

要想懂自己,其實三樣都要,用得多少順序大概第一心理,第二哲學,第三科學。而如果要想對全人類和全宇宙自然懂得一些,順序大概反過來了。

而普通人終其一生也不可能了解這些學科的主體,更不要說全部了。那麼平時的困惑如題主不時湧上心來的,又如何解惑呢?所以整個人生都要是不斷學習和體悟的過程,多認知一些,讓先人的理論和自己的日常有了每一小點的共鳴,似乎懂了一些,就已經很不錯了,總比那些永遠搞不懂任何道理的渾渾噩噩好一些,比那些永遠不問的人也好很多。

人生長河,不需要先學好了再下河,而一直是邊學邊悟邊實踐的,好一些能力的人還能順便創造學說給人類寶庫新增一些造福後代。

「懂自己」確實不容易做到。少年青年到了成年,遇到人生困惑感覺世界不公或者自己無力,會懷疑自己個體有啥不對,潛意識又希望通過了解人類和世界的整體,反過來了解自己,那就只有借助大理論,但普通人又啃不透,無法為自己解惑。那麼,大範圍大家主要是共性,乙個社會中的自己哪些方面符合大潮流。

小範圍每家每戶每個人不同職業個性都非常不同,要想自己從這些豐富複雜中歸納出共性,很不容易。不用太困惑,只要人生在繼續,盡量感悟就行,保持自己原初之心,同時對旁人也充滿同理心共情心,各種異同就都可以接受了。至於想要提高一些認識,享受先賢遺產,書籍大把,求生的工作閒暇,可以持續進入,但最好先看科普哲普,但又要避免被鋪天蓋地的雞湯給引溝裡,確實有些不好辦。

9樓:

題主的問題是偽問題!

哲學、科學是具體的學科,而人生是乙個跨度大的極端複雜的場景。

問「人生屬於哲學、科學……還是心理學」,就好比問「奧運會方的、紅的……還是運動的」。哲學、科學、心理學……都是指導人生的某種學問。具體情景到底適用那種學問,要具體分析。

這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簡單來說:

科學是解決「真假」的問題;

藝術是解決「美醜」的問題;

哲學是解決「善惡」的問題;

哲學屬於人文學科還是科學?

普適價值 哲學是求根本之學,科學是講細分之學!哲學是求分配的,科學是講應用的!求分配就是錢大還是權大,是走仕途還是走商途,是創業還是打工,講應用就是怎麼賺錢怎麼省錢,是模仿別人還是工匠精神! 怎麼會有哲學屬於科學的疑惑?科學是哲學中經驗主義的認識論,嚴格地說科學是屬於哲學的。科學本身就是一種猜想,一...

哲學和心理學 屬於社會科學還是思維科學?

多各 順便提及,所謂 人文科學 的說法並不確切,應該用 人文學科 這個概念,它屬於社會科學的一部分。把 人文科學 這個不應該存在的概念,等同於 社會科學 或者與 社會科學 並列,都不恰當。人文學科 一詞的英語譯為Humanities。至於 思維科學 如果提問者指的是錢學森倡導研究的 思維科學 這是乙...

從哲學 科學 邏輯學和心理學等多方面,事物是否都沒有根本原因,一切事物早已注定不可改變?

海老名 姬萊 題主的問題或者說說法,其本質是乙個 休謨問題 即所謂從 是 能否推出 應該 也即 事實 命題能否推導出 價值 命題。因此在這裡我就選取了康德的論述來回應這一問題,能力不足就不展開說了 而既然我們找到了問題所在,那我們不妨就用康德對休謨的回應來反駁這一說法好了 齊天大聖 第一原因或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