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全齒輪無級變速器介紹請大家點評

時間 2022-01-18 07:54:02

1樓:春天的拖拉機

如果13卡死不轉,那麼14、15兩輪同轉速,但齒輪的線速度不同,通過17到18增速,電機要麼憋死要麼發電。

那,如果18憋死不轉呢?我一時沒想明白,好像在開放13的情況下,可以不受18控制。

2樓:jinpohu

該設計不具有實用性。理由如下:

為便於分析,簡圖可以簡化:動力從系杆1上輸入,內齒圈13上輸出,太陽輪7和12上輸入調速轉矩。由於行星架8、9轉速相同,太陽輪7和12的旋轉速度實際上也是相同的,否則輸出端13上沒有速度輸出,因此等效簡圖還可以簡化為一組周轉輪系,即動力從系杆輸入、齒圈上輸出、太陽輪調速,實際上就是一種二自由度變速機構。

由於負載通常不可知,特別是車輛一類負載,慣性力很大,將牽引原動機旋轉,即此時慣性力為驅動力,齒圈為主動件,功率將從行星架或太陽輪上流出,系統崩潰。,

3樓:電單車不充電

無論設計怎樣精妙絕倫,巧奪天工,不過是為資本做嫁衣。先賺錢吧。

4樓:熊偉

一種無級變速器無級變速方法及運用公開號:CN111765222A申請號:CN202010657285.1

原理簡述

1功率迴圈差值輸出原理

行星齒輪當行星架做為主動元件時,內齒圈太陽輪為從動元件,內齒圈轉速為零太陽輪的轉動力為1內齒圈轉動力為2,當內齒圈的角速度與太陽輪的角速度相等時轉動力同為1,中間成線性變化。

行星齒輪當行星架做為從動元件時,內齒圈太陽輪為從主動元件內齒圈轉速為零太陽輪的轉動力為1內齒圈轉動力為0。5,當內齒圈的角速度與太陽輪的角速度相等時轉動力同為1,中間成線性變化。

兩組行星齒輪內齒圈、行星架、太陽輪,其中兩組相連線形成一定的傳動差。另一組通過調速裝置連線,通過調速電機的速度變化控制太陽輪、行星架、內齒圈三者的速度變化。兩組行星齒輪構成乙個迴圈功率流,構思為:

內齒圈、行星架、太陽輪在一組行星齒輪上作為主動元件,在另一組行星齒輪上作為從動元件,在一定轉速範圍內,作為主動元件受到的阻力小於作為從動件獲得的動力,差值即為輸出。在轉速變化到作為主動件和作為從動件動力和阻力相等時為自鎖點。一組為反饋元件在一組行星齒輪上位從動所獲得的轉矩與在另一組行星齒輪作為主動元件所付出轉矩相等,。

2轉動控制原理

兩行星齒輪內齒圈行星架分別相連,太陽輪通過一調速裝置相連。假設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的基圓直徑均為1, 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的基圓直徑分別為0.31和0.

3,那麼第二行星架8的直徑為0.655,第三行星架9的直徑為0.65,由於服從行星架的轉動行程等於內齒圈轉動行程與太陽輪轉動行程之和的一半這一規律,帶入圓周公式計算可得,當第一太陽輪3旋轉一圈且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不轉時,第二太陽輪7將旋轉4.

2258圈,第三太陽輪12將旋轉4.3333圈;當第一太陽輪3旋轉一圈且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旋轉0.5圈時,第二太陽輪7將旋轉2.

61圈,第三太陽輪12將旋轉2.6666圈當第一太陽輪3旋轉一圈且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旋轉1圈時,第二太陽輪7將旋轉1圈,第三太陽輪12將旋轉1圈。由此不難看出,改變相應直徑後,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的轉速差與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的輸出轉速存在對應的函式關係,也就是說,只要控制了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的轉速差就控制了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的輸出轉速。

當然,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的轉速差不僅可通過自身直徑引數的改變(行星齒輪機構各主要部件之間需滿足一定的引數關係),而且也可通過調速機構的控制來實現,為真正實現無級調速奠定了結構條件與控制條件的基礎。只需很小的功率就可實現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無級變速器輸出效率不高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全齒輪無級變速器,該無級變速器通過將相應行星齒輪機構之間對應部件採用直接連線的方式來代替傳動連線,可減小由於傳動連線導致的傳遞效率損失,從而可在相對較高的輸出效率下實現輸出端的無級變速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全齒輪無級變速器,包括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和太陽輪分別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和太陽輪對應傳動連線,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圈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圈固定連線;;

還包括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與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未串接調速機構的行星架或太陽輪固定連線,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圈與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圈固定連線。

進一步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作為其中乙個輸入端,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或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圈均可作為其中乙個輸出端。

進一步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固定連線,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之間串接調速機構。

進一步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之間串接調速機構,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之間固定連線。

進一步地,調速機構包括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和內齒圈分別與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固定連線,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至少一行星輪上配置有可調速的動力輸入。

進一步地,調速機構包括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和內齒圈分別與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架固定連線,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至少一行星輪上配置有可調速的動力輸入。

進一步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太陽輪之間存在轉速差。

進一步地,調速機構還包括調速電機與調速行星齒輪,調速行星齒輪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輪固定連線,調速電機的轉子軸與調速行星齒輪傳動連線。

進一步地,調速行星齒輪的數量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中行星輪的數量相等,每個調速行星齒輪分別與對應單個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輪固定連線,調速電機的轉子軸上安裝有調速齒輪,調速齒輪與所有調速行星齒輪嚙合。

進一步地,調速齒輪的直徑小於調速行星齒輪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級變速器通過將第

一、第二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圈採用固定連線的方式,使得三者的輸出保持一致,並通過調速機構來作用於第二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內齒圈的輸出轉速,再與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的內齒圈輸出轉速合成並作為最終輸出轉速,最終輸出轉速根據調速機構的轉速輸出而變化,從而在相對較少的傳動連線件前提下實現了輸出端無級變速的目的,這種無級變速的方式可保證較高的輸出效率,此外,通過將相應行星齒輪機構之間對應部件採用直接固連的方式來代替傳動連線,可大幅減小由於傳動連線導致的傳遞效率損失,進一步增加了無級變速器的輸出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級變速器的傳動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無級變速器的主體變速部分的傳動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無級變速器的調速機構部分的傳動示意圖。

圖示:1-輸入端; 2-第一行星輪; 3-第一太陽輪; 4-第一內齒圈; 5-第二內齒圈; 6-第二行星輪; 7-第二太陽輪; 8-第二行星架; 9-第三行星架; 10-第三內齒圈; 11-第三行星輪; 12-第三太陽輪; 13-輸出端; 14-第四內齒圈; 15-第四太陽輪; 16-第四行星輪; 17-調速行星齒輪; 18-調速齒輪; 19-調速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元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乙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於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定」、「安裝」、「相連」、「連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線,也可以是可拆卸連線,或一體地連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齒輪無級變速器包括三組行星齒輪機構,即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每組行星齒輪機構均包括太陽輪、內齒圈(至少在該齒圈的內孔壁側加工有齒)以及安裝有多個行星輪的行星架,其中太陽輪、內齒圈和行星架作為組成該行星齒輪機構的三個主要部件,三者不僅可構成單行星排的行星齒輪機構,也能構成雙行星排甚至多行星排的行星齒輪機構,均能夠適用於本無級變速器結構。為方便區分,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包括帶有多個第一行星輪2的第一行星架、第一太陽輪3和第一內齒圈4;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包括帶有多個第二行星輪6的第二行星架8、第二太陽輪7和第二內齒圈5;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包括帶有多個第三行星輪11的第三行星架9、第三太陽輪12和第三內齒圈10。

其中,第二行星架8和第二太陽輪7分別同第三行星架9和第三太陽輪7對應傳動連線,此處的對應傳動連線不僅包括通過中間連線傳動件達到連線目的,還包括通過中間連線傳動機構來達到連線目的,也包括採用固定件連線或直連方式來達到連線的目的。而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的之間採用固定連線,固定連線的方式不僅包括直接連線如焊接、扣接或插接等形式,還包括通過中介軟體連線如螺接、鉚接或通過其餘緊韌體連線的形式。.1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的無級變速器中兩行星齒輪機構對應構件之間均為傳動連線,而此次的改進申請在於將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的傳動連線方式選擇為固定連線,省去了中間的傳動環節,不僅減小了傳遞效率的損失,而且傳動更加直接可靠,能夠達到更高的輸出效率。

當然,為達到在一定範圍內控制或改變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輸出轉速的目的,所述第二行星架8與第三行星架9之間或者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串接有調速機構,即表示第二行星架8與第三行星架9之間及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其中一者的傳動連線為通過串聯調速機構來達到連線的目的,當調速機構作用於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相應部件之間時,能夠改變對應主要部件的轉速,從而達到改變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另外兩個主要部件的轉速,尤其是改變第二內齒圈5以及第三內齒圈10的輸出轉速,進而達到通過輸入調速,且最終輸出變速的目的。

為達到第二內齒圈5以及第三內齒圈10的輸出轉速可無級變速的目的,所述第一太陽輪3與第二行星架8或第二太陽輪7固定連線,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太陽輪3連線的第二行星架8或第二太陽輪7未與該調速機構連線。所述第一內齒圈4與第二內齒圈5固定連線,此處的固定連線的方式同樣不僅包括直接連線如焊接、扣接或插接等形式,還包括通過中介軟體連線如螺接、鉚接或通過其餘緊韌體連線的形式。通過第一內齒圈4與第二內齒圈5的固定連線,也達到了第一內齒圈4與第三內齒圈10固定連線的目的,使得第一內齒圈4、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能夠同步輸出轉速的目的。

通過在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的第一太陽輪3或第一行星架上作用乙個輸入動力,再通過配合調速機構輸入另乙個動力,從而能夠最終帶動第一內齒圈4、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同步轉動,並且該同步轉動的轉速受到調速機構輸出速度變化的影響,最終達到在一定範圍內第一內齒圈4、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同步輸出的轉速可無級變速的目的。

通過以上結構的組合,不僅在較少的傳動連線件的配合方式前提下達到輸出端無級變速的目的,本身就能達到較高的傳遞效率,而且在無須調整相對轉速的部件之間採用直接連線的方式,更加避免了因傳動帶來的效率損失,從而能夠達到本無級變速器具有更高輸出效率的目的。此外,為進一步達到提高輸出效率的作用,所述第一行星架作為其中乙個輸入端1,當然,作用在第一行星架與第一行星輪2上均可,這種輸入啟動的方式相對通過對第一太陽輪3進行啟動的方式能夠直接進行初步輸入功率的分流,即直接分流到第一太陽輪3和第一內齒圈4處,可避免通過啟動第一太陽輪3再分流到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內齒圈4處會造成更多的傳遞效率損失,即表示間接啟動的效率損失大於直接啟動的效率損失。

作用在第一行星架的此種情況下,部分功率分流到第一內齒圈4處並帶動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同步輸出,另一部分功率分流到第一太陽輪3並帶動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相應主要部件動作,再通過調速機構處輸入部分功率,可直接反饋到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處,從而與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原本的輸出功率進行疊加達到乙個更高輸出功率的狀態,最終使整個無級變速器的輸出效率可進一步提高。即表示第一內齒圈4、第二內齒圈5或第三內齒圈10均可作為其中乙個輸出端13,此輸出端13疊加了原本從第一內齒圈4處獲得的功率及由調速機構處通過傳遞並獲得的功率。需要說明的是,當整個無級變速器的輸出端13連線的負載遠大於調速機構驅動的負載時,即驅動負載的阻力遠大於驅動調速機構相應傳動連線件的阻力時,如使調速機構處於離合或自由旋轉形態,此時的無級變速器處於接近空轉的狀態,即負載處輸出接近於零,此功能可適用於需具備離合功能的變速傳動結構的場景。

當然,一旦使調速機構具備一定輸入,即可回到本無級變速器可無級變速輸出的狀態。

所述調速機構可以設定到第二行星架8與第三行星架9或者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均能達到控制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輸出轉速的目的,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架8與第三行星架9之間串接該調速機構,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固定連線,此處固定連線的方式同樣包括直接連線和通過中介軟體連線兩種形式。。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架8與第三行星架9固定連線,固定連線的方式同上所述,所述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串接該調速機構,這種形式適用於第一太陽輪3直接與第二行星架8連線的狀態,兩種形式的調速機構安裝位置均可,只需要滿足對相應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除內齒圈的其餘兩相應主要部件能夠分別驅動輸入即可。

所述調速機構可以是常規的電氣型調速器或者液壓型調速器,也可以是輔助接力形式、中間接力形式或原動力調節形式,為了保證較高的傳動效率以及相對較低的控制成本,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3,所述調速機構包括第四行星齒輪機構,同樣地,第四行星齒輪機構包括帶有多個第四行星輪16的第四行星架、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所述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分別與第二太陽輪7和第三太陽輪12固定連線,即表示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兩者中,一者與第二太陽輪7固定連線,則另一者與第三太陽輪12固定連線,此處的固定連線同上所述,能夠減少傳遞效率損失。在第四行星齒輪機構的至少一第四行星輪16上配置有可調速的動力輸入,即表示通過驅動第四行星齒輪機構中的乙個第四行星輪16,即能夠使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兩者之間產生轉速差,從而使第二太陽輪7和第三太陽輪12之間產生轉速差,最終作用到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上並控制輸出轉速,即輸出端13的轉速。

當然,作用於第四行星輪16與第四行星架的效果相同,此處省略了第四行星架的圖示表達,但並不影響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構思。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第二行星架8與第三行星架9之間串接該調速機構時,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兩者中,一者與第二行星架8固定連線,另一者與第三行星架9固定連線,同樣通過使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之間產生轉速差來達到控制輸出端13轉速的目的。而其中的可調速的動力輸入是指可以改變輸出轉速的驅動力,如轉子軸、齒輪、滾珠等,通過給予第四行星輪16可調速的動力,即可時刻改變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兩者間的轉速差。回到本實施例中,通過作用在第四行星輪16並使第四行星輪16自轉,能夠保證第四行星架跟隨第四行星輪16的自轉而發生轉動,尤其是使第四行星架與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均同向旋轉的情況,能夠極大地減小調速機構的輸入動力,從而達到微啟動便能使同向旋轉的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達到一定的輸出效率,此方式相對兩者反向旋轉輸出的效率更能減小齒與齒之間的效率損失,並滿足高輸出效率的目的。

當然,還可以在第四太陽輪15上安裝可調速的電機,從而達到從另一方面來增加第四太陽輪15的輸出,並最終疊加和合成到輸出端13的功率內,以達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輸出功率的目的。

此外,本實施例中,不僅可通過調速機構來達到控制第二太陽輪7和第三太陽輪12產生轉速差的目的,第二行星齒輪機構與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本身的引數設計也可以使第二太陽輪7和第三太陽輪12之間產生轉速差,如改變主要構件的直徑尺寸,尤其是行星架或太陽輪的直徑。為方便理解,以改變太陽輪的直徑為例說明,假設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的基圓直徑均為1, 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的基圓直徑分別為0.31和0.

3,那麼第二行星架8的直徑為0.655,第三行星架9的直徑為0.65,由於服從行星架的轉動行程等於內齒圈轉動行程與太陽輪轉動行程之和的一半這一規律,帶入圓周公式計算可得,當第一太陽輪3旋轉一圈且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不轉時,第二太陽輪7將旋轉4.

2258圈,第三太陽輪12將旋轉4.3333圈;當第一太陽輪3旋轉一圈且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旋轉0.5圈時,第二太陽輪7將旋轉2.

61圈,第三太陽輪12將旋轉2.6666圈;當第一太陽輪3旋轉一圈且第二內齒圈5與第三內齒圈10旋轉1圈時,第二太陽輪7將旋轉1圈,第三太陽輪12將旋轉1圈。由此不難看出,改變相應直徑後,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的轉速差與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的輸出轉速存在對應的函式關係,也就是說,只要控制了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的轉速差就控制了第二內齒圈5和第三內齒圈10的輸出轉速。

當然,第二太陽輪7與第三太陽輪12之間的轉速差不僅可通過自身直徑引數的改變(行星齒輪機構各主要部件之間需滿足一定的引數關係),而且也可通過調速機構的控制來實現,為真正實現無級調速奠定了結構條件與控制條件的基礎。

本實施例中,所述調速機構還包括調速電機19與調速行星齒輪17,調速電機19與調速行星齒輪17的組合相當於所述可調速的動力,具體地,調速行星齒輪17與第四行星輪16固定連線,固定連線的方式同上所述,調速電機19的轉子軸與調速行星齒輪17傳動連線,該傳動連線的方式同樣指不僅包括通過中間連線傳動件達到連線目的,還包括通過中間連線傳動機構來達到連線目的,也包括採用固定件連線或直連方式來達到連線的目的。通過控制調速電機19的轉速,從而經調速行星齒輪17來達到第四行星輪16轉速的目的,最終達到控制第四太陽輪15和第四內齒圈14兩者間的轉速差的目的,這種通過控制調速電機19轉速並直接經調速行星齒輪17作用到第四行星輪16上的方式,同樣能夠達到很高的傳遞效率,進而保證後續較高的輸出效率。當然,考慮到單獨作用某個第四行星輪16的方式容易存在受力不均的情況,對相應結構的使用壽命會造成影響,所述調速行星齒輪17的數量與第四行星齒輪機構中第四行星輪16的數量相等,單個調速行星齒輪17與單個第四行星輪16配套連線,每個調速行星齒輪17分別與對應配套的第四行星輪16固定連線即可,所述調速電機19的轉子軸上安裝有調速齒輪18,該調速齒輪18與所有調速行星齒輪18嚙合,即表示調速齒輪18位於中心,所有調速行星齒輪17位於四周,類似於太陽輪與行星輪的結構形式,這樣便可通過驅動調速齒輪18,達到同步驅動所有調速行星齒輪17的目的,縮減了傳動路徑,也達到了減小傳遞損失的目的。

此外,所述調速齒輪18的直徑小於調速行星齒輪17的直徑,比如調速行星齒輪17的直徑與調速齒輪18的直徑成倍數關係時,調速齒輪18旋轉一圈,調速行星齒輪17旋轉半圈甚至更少,從而提高了第四行星輪16的控制精度,最終達到輸出端13高精度無級變速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應當注意,在附圖中所圖示的結構或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繪製,同時本實用新型省略了對公知元件和處理技術及工藝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實用新型。

變胖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身體機能承受不了的體驗,從120 180的我上下樓梯和跑步時感覺最明顯,肚子上的肉在甩,屁股上的肉在甩,還有過幾個月就穿不進的衣服褲子。 woc 暑假過遼一半,我躺在床上悠哉悠哉玩手機,突然感覺呼吸困難,然後一激靈,隔著衣服,我看到肚子的肉在狠狠的顫抖.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全身最瘦的地方就是肚子和腰了...

偶像變男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願意為他去成為更好的人,只要能接近他哪怕一點點,無論能以什麼身份站在他身邊都好。就算無法成為他的女友,就算愛得如同所有粉絲一樣卑微,也甘之如飴。喜歡他彎彎的嘴角勾起的蘇蘇的笑,喜歡他肉乎乎的手。心裡有乙個聲音在吶喊,就是他了 分情況,歐美的不管偶像本身還是粉都不會當大事兒,基本就是哦又找了乙個,哦分...

在大學變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皮卡皮卡 變美就開心啊,自信啊,以前不敢做的事現在都感勇敢嘗試了。為了變美,我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我都在認真改變自己,想要改變,最重要的就是自律都說自律的人做可怕,你連自己都可以做好,好害怕做其他事情嗎,內心會變得非常強大! 為什麼大家都在用精修證件照來證明自己變美了,現在的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