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真性近視能恢復或緩解嗎?

時間 2021-05-12 05:12:36

1樓:長春愛爾小耳

角膜塑形鏡主要針對的是近視600度以內的青少年兒童。晚上睡覺的時候配戴角膜塑形鏡,它會改變角膜的前表面曲率,使孩子們白天無需佩戴眼鏡就可以擁有清晰的裸眼視力。

除此之外,角膜塑形鏡最重要的乙個功能是它可以控制孩子近視度數的增長速度,這對於身體正在生長發育,眼軸增長較快的孩子們來說至關重要。角膜塑形鏡被公認為是控制近視發展速度有效的手段之一

2樓:張翔

600度就不要怪最近的網課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跟你說改變用眼習慣估計也是徒勞。戴眼鏡,或者角膜塑形鏡吧,沒有太多選擇!

3樓:愛思鏡咖

據多年經驗,真的能恢復,只不過比較少,其中共同點是,他們都比較注意用眼姿勢和用眼習慣,少玩一點手機平板之類的電子產品,不在光線不好的地方看書或者看手機,不要躺床上玩手機,看書寫作業,連續用眼半個小時,一定要把眼鏡摘了,看看遠處,放鬆放鬆眼睛。

4樓:眼鏡視光師

一般近視都是軸性近視,就是眼軸拉長,眼軸長1mm,近視增加300度,所謂眼軸拉長,就像人的身高一樣,身體長高了是不可能縮回去的,所以軸性近視是不可能恢復的。

你現在的年齡是13歲,身體狀況也都還在發育,如果不注意用眼,增長的可能性還很大,所以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放鬆眼睛的動作,例如按摩之類的,可以有效地降低近視的增長速度,也可以配控制型眼鏡,也能延緩近視發展的速度。

最終,還是自己要注意用眼,其他都是輔助,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都是瞎扯。

5樓:犀牛眼視光工作室

兩個關鍵字:真性近視,恢復

真的很心痛,才13歲,近視度數已經有600度。肯定是真性的,你也知道,不用懷疑。

現在是小學六年級吧,按每年100度增加的話,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共6年,你的度數將達1000度以上,屬於超高度近視,將給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

近視的增加跟身高的增加相雷同,是不可逆的。漲高了,漲長了,是矮不了,縮不回去的。也就是恢復不了了。

現在最好的策略是控制,控制住近視,不要讓它再增長了。控制近視還是有辦法的,但要想恢復很難做到,雷射手術能算恢復嗎?肯定不能,你想,連醫院都做不到的事,就別想了。

近視發生的環節是在近距離長時間用眼!上網課看電腦看手機讀書,這些是發生近視的地方。相信你也知道,可是你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近距離閱讀?讓我跟你說一說

你現在是600度,這個度數是上課看黑板用的吧,很清晰,是吧,那你上網課看電腦這麼近的距離,還需要600度嗎?是不是很容易回答:不需要,是不是你500度就能看清,400度也能看清!

那你現在戴著600度也能看清,你知道你的眼睛裡面發生了什麼嗎?可能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因為你不是學眼科的,不是學視光學的,但你肯定你能分析到:這就是近視發生和發展的原因!

6樓:九姑娘

今年因為疫情,不少未成年學生出現了近視或者近視加深的情況,這是因為18歲以前都屬於近視的進展期,所以孩子的近視度數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配合,預防近視度數加深過快,每年度數增加50度是正常情況,超過100度就要引起重視了。

角膜塑形鏡也叫作OK鏡,目前來說它是未成年人,特別是中低度近視朋友控制近視度數增長最好的方式。它的原理簡單來理解就是通過壓迫角膜來改變角膜的形狀,從而達到暫時矯正視力的目的。就像手指長按手臂肌肉,按久了就會改變形態(矯正視力),但是過一會就恢復原狀(恢復近視狀態)。

所以需要堅持佩戴,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戴上對角膜形態進行改變,白天無需戴鏡就可以恢復正常視力。

角膜塑形鏡需要去有資質的眼科門診或醫院才能驗配,使用過程中和日常鏡片護理都有一定注意事項,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配合。

未成年可以直播嗎?

LfSees 未成年直播的話可以選擇不露臉的遊戲直播或者音訊直播,要安全一些。或者選擇靠譜平台,平台風氣良好的就可以,例如小破站等。在直播時也要注意不要被觀眾的要求桎梏住,對自己成長,健康不利的要求馬上拒絕,感覺呆不住了可以換下乙個平台。平台非常重要,選就要選綠色健康的平台。 經紀人運營 年齡未到1...

未成年怎麼擺脫原生家庭?

安夢心理 看得出你對這樣的父親是非常失望的,讓這個家庭在風雨中飄搖 確實,你並不是乙個物件,你也是父親應該承擔的一部分責任 母親生活也有很多不容易,在這個時刻你和她應該互相扶持共度難關,父親的問題需要他自己去面對,吵架如果能解決問題可能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局面了,你需要提醒自己不要過度捲入父母的戰局。增...

如何看待未成年炫富?

Flipboard紅板報 時針倒轉回十年前,身處風起雲湧的小學江湖,能夠在各路高手之間立住腳跟的人,身家至少在一套 水滸卡 以上。但今時不比往日,離開家去上大學的前一夜,當你決定忍痛割愛,把自己少年時代的珍藏統統繼承小表弟的時候,卻只能得到表弟無語凝噎的白眼一枚。敝帚自珍的你陷入沉思 時過境遷,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