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觀不相符的人辯論是不是永遠都不會有結果?

時間 2021-06-06 07:50:52

1樓:噠噠卓兒

乙個人,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讀得每一本書,見過每乙個人,都是在於自己辯論的過程,有沒有結果取決於你想從中獲得什麼。

知乎裡給我最多的感覺就是認死理,尤其是一小部分大學生和女性,沒有乙個思辨的過程。他們不會考慮你的觀點要表達什麼,而是挑你語句中的某個瑕疵,然後否定這個瑕疵從而否定你的觀點。

和這樣的人無論談論什麼,他們永遠不是反思性的交流,而是充滿攻擊性的辯,沒有論。

和三觀不相符的人交流和辯論,只要雙方都建立在尊重、平等、平和的心態下,求同存異往往是最好的結果。讀一本書,是這本書得作者在和你辯論;你到乙個城市,是這個城市潛移默化得風土人性再和你辯論。

有結果嗎?可能有,可能沒有,重要的是你是乙個什麼樣的心態。

2樓:會哭的豬

三觀不符一點問題沒有

邏輯底線不符就問題大了

比如你和父母聊天,他說早結婚晚結婚都是結,為什麼不早結婚呢?

你說那早死晚死都是死,那為什麼不早死呢?

明明是同一套邏輯,雖然模擬不必然恰當

但是往往父母反駁的不是你看你模擬哪哪不當,而是說「這是人說的話嗎?!」

但是如果你父母說「早結婚有利於資產儲備,安心事業等一系列人生程序,而早死不過是結束,相比於早結婚的開始,早死明顯是不具備任何模擬性的」

是不是發現可以聊了?

三觀不同?三觀不同算個毛線問題,我就這麼說吧,全世界你能找出乙個完全和你三觀同的嗎?不可能的,你們之所以有的人能聊得來是因為你們認同同乙個語言體系與語言規則。

所以與其說三觀不同的聊不來

不如說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語言體系的聊不來

3樓:嚮往

首先你得知道什麼是三觀,大家通常只是知道三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對三觀不合不相符的理解則是:ta說的和我認為的不一樣有分歧等等。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打遊戲這是否是三觀不合?不,這僅僅只是興趣愛好不同而已;但是你喜歡看書,他說你看書裝文藝;他喜歡打遊戲你說他打遊戲浪費時間,這才是三觀不合!

再說什麼是辯論:辯論是用來區別同異,表明觀點和闡述思路的。最終達到的目的應該是真理越辯越明,辯贏的人更加堅信自己的觀點,辯輸的人也恍然大悟,同時明白了真理。

初戀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忘記了?

藍色多瑙河 很難,其實不是忘記,是會慢慢變成你的一部分。有關他的記憶會像桌面上被吹散的沙粒一樣,慢慢消失在Sunny下,在心房裡堆成一層厚厚的灰塵。有一天,你遇到和他很像的人,或者突然出現偶然的事情,心房會起一陣微風,沙粒輕輕揚起來,在Sunny下閃著光。那些你以為已經塵封的記憶,會慢慢慢慢四處飄散...

是不是什麼都不會的人什麼都不優秀的人就是乙個廢物呢?

Veture 乙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他的意義,參天大樹固然壯觀,但畢竟是少數,所以普通是大部分人的標籤,沒必要糾結了,自己覺得過得有意義就好。 並不是,因為在你還活著的前提下,你每天要吃喝拉撒睡,這些都貢獻了國家需要的消費力,所以你還不是廢物。廢物的定義是 不能再利用。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優秀的人...

是不是脾氣好的人都不會生氣?

潔潔 周圍的人都覺得我脾氣好 生氣是人之常情,脾氣好的人不是不會生氣,只是他們更傾向於把情緒壓制住,其實每次發生矛盾還要忽略自己的情緒去安慰別人也很難受,心裡下著雨卻還要去為他人打傘,但是如果這種情況經歷多了,就會產生抵抗性,就沒有什麼感覺了,是對很多感情甚至人與人的交往都感覺疲憊,壓抑久了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