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看過《人間失格》很喪,為什麼覺得喪?

時間 2021-12-26 01:19:39

1樓:西涼河廢蟹

因為世界上不是只有光和希望的,

有些人或許生來就活在陰影裡

他也想追求光和希望

但是他做不到

可能是這種面對現實無可奈何,無能為力的感受讓人覺得喪吧

2樓:溯溪

為什麼都說喪……見多了就不太能理解這個詞了,個人感受讀完了會讓你不舒服一段時間,會經常回想裡面的有些話,讓你再想去讀,但是不影響你吃美食打遊戲出去玩時候的快樂心情,單純從文學性來講絕對值得一讀,反正我覺得比挪威的森林好看(我不喜歡村上春樹)。不過後來看完《文豪野犬》之後……我想起人間失格就剩下噠宰天下第一了……以及為什麼最近《人間失格》這麼火,因為文野嗎?chuya 小天使不可愛嗎?

為什麼沒人吹他的詩集,偏愛噠宰太過分了吧

3樓:夏目逢沫

關於這本書我只能說因人而異

沒有同感的人去看了只會覺得無病呻吟甚至認為作者尋死是一種不珍惜生活的賤

這本書的背景與太宰治的身世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我個人認為它並不片面

看過了太多對這本書的差評不是說他們的差評是他們有錯只是因為個人遭遇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而已

如果有類似經歷的人可以細細品出這本書裡的味道但是我個人不太建議過得舒心而且積極樂觀的人去看

4樓:DAWANG

這是我的第一本電子書很功利的看完其實我不知道它帶給我了什麼只是胸口像壓了一團濃稠的霧喘不過氣。然後我開始試著回味。想到葉藏窮盡一生的表演討好敏感膽小恐懼孤獨和無聊。

覺得他是個溫柔細膩的人。想到葉藏因不停掙扎而產生的巨大勞累,在心裡感嘆這該是怎樣疲憊不堪的人生啊。隨後又得知這故事和太宰治的經歷牽扯不清。

胸口的霧更稠密了。故事的能量是有限的,一旦得知這故事夾雜著些許事實或者就是事實時,這有「有限」便迅速膨脹,感受也隨之變的愈加強烈起來,悲傷更是如此。

5樓:會發光的月亮啊

不覺得喪,作者是在絕望裡,用自己的全部熱血點亮了希望的火把,作者一直以來渴求的都是美好的生活,渴望活的開心。當你看到乙個人經歷著最深的痛苦,依然善良,依然相信美好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喪。

6樓:7小fei

我已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徹底變得不是人了。

可以知道太宰治對自己對這個世界有多麼喪。

第一張圖中父親給他送禮物的描述讓人產生共鳴,有時候別人送的東西即使討厭也要說喜歡,但這是他的父親,由此可見他在家裡小心翼翼伴有一點自卑,他缺愛的童年為他以後的人格奠定了基礎。

這本書很多語句運用了偏激的詞語描述,最後一張圖他說自己是廢人,已經可以看出他的抑鬱傾向了,書中主人公葉藏的三觀非常不正,價值觀不正使他欠了辛苦經營小餐館夫婦的錢各種耍無賴不還,於是勾搭女人幫他還錢,還包括愛情觀不正使他欺騙感情,多次自殺,還約同情人自殺,但看書裡他貌似並不愛那個人,有一次情人死了而他卻被救。

非常同情太宰治的童年,因為這種缺愛的童年很大一部分原因導致了他長大後的人格,也很敬佩他的才華。

這本書喪不是最主要的,但這種三觀不正的人的書不會再看了。

7樓: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開篇第一句話就奠定了整本書的「喪」的基調。書中的男主人公葉藏,他內心壓抑,孤僻,自我否定,消極厭世,後來為了逃避這個世界,終日放浪形骸,通過酒精、藥物、女人來麻痺自己,最終走向毀滅。

《人間失格》也被認為是太宰治的自傳體,主人公葉藏就是作者本人,太宰治被稱為「一代喪神」,日本自殺次數最多的作家,鬧過學生革命,與藝伎談情說愛,跟認識兩天的姑娘殉情,注射藥物,被逐出家族,欠一屁股債……在世人眼裡,他是自私、濫情、軟弱的人,把自己活成了乙個笑話。

他在創作這部作品的時候,採用了一種「自我毀滅」的寫作方法:重複自己犯下的罪過,酗酒、嗑藥、找情人……最後寫下了這部尖銳刺穿人類醜陋、自私、偽善的作品。寫完《人間失格》,留下遺書: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與情人雙雙投水,終於把自己殺死。

《人間失格》是乙個內心孤獨、壓抑的人,用文字做無聲的傾訴,渴望自我救贖,渴望獲得自由與解脫。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在領著我們抵抗,他的自我毀滅,也有一種向死而生的意味。就像太宰治所說:

人這一生,原本就應該在愛恨中苦苦掙扎,不能逃避……請您更認真地愛這個俗世,認真地恨這個俗世,一生都沉浸其中吧!」

8樓:

大一下學期讀的《人間失格》,為什麼記得那麼清楚?因為大二要分專業(中國語音文學類),我在答題試卷上寫的就是對《人間失格》的感想。

我記得我對主人公葉藏這個人物是有一種貶低態度的,因為感覺他過於「任性」和「不理性」,就是很混沌的存在,使用酒精,藥物麻痺自己,沒有一點向上的態度,完全就是一種醉生夢死的狀態,說喜歡乙個人就喜歡了,結婚也就結婚了,說自殺就自殺了……

當時畢竟是大一,多很對事情看法都是很積極的,所以當時我認為這種狀態是不存在的,有些言過其實,通篇看完也沒感覺到什麼人性的醜惡或者看法。

但是!就在疫情期間,我有乙個想把頭髮染成綠色的衝動,就那一瞬間,我突然就明白了葉藏的混沌。

那不是「任性」和「不理性」而是「無所謂」「不在乎」!!!

女孩子應該清楚,會對自己的頭髮很重視。所以,我從未有過染髮這種特別傷髮質的想法,甚至排斥。

但是由於疫情期間我飽受一些心理和言語上的摧殘,就突然有這種想法的話,我就感覺我好像對自己的一切都不在乎了(偷偷測了一下抑鬱症測試)。

當時自己心態真的崩了,想哭,想要去找一些能夠刺激自己神經的東西,給自己掀起一點波浪也好。

一天吃兩個雪糕,對碳酸飲料的飲取,看殭屍片,恐怖片……

就在那個時候,就突然懂了葉藏的心理,他的人生態度。

不是做事不考慮後果,而是考慮過了,但發現後果都無所謂的。

不是願意混沌地活著,而是你除了混沌,真的沒有其他的感覺。

不是對生命的不珍惜,而是發現生命了死寂,簡直是煎熬。

想了一下,還是匿名了,畢竟曾經有過和世界說拜拜的念頭。

9樓:藍色天空藍色風

你要說喪,它的內容肯定挺喪的,能從中間看出什麼就是個人差別了。你可以說這就是純粹的喪,也可以看出些可能完全相反的東西。

要說喪,我覺得是因為它描述了一系列與我們嚮往的生活完全相反的事。從小時候的家庭壓抑和一些陰私,社會問題,金錢,婚姻之外的性,美好的品格被玷汙,生病,酗酒,藥物成癮,自殺,殉情。

每一件都叛經離道。

每個人都是從孩子長大的,心裡都有過永無島,烏托邦,桃花源,這樣似乎純粹美好的空想的存在。無論見識過什麼險惡悲戚,人還是會嚮往彼得潘。

背道而馳的生活方式會激起人的反感,但你又不能否認現實就是這樣。

兩張對比之下產生的落差會讓人感覺到喪。

10樓:Doctor

喪嗎?不喪太宰治飽受結核病的苦痛,其自殺也有一定原因如果是想裝逼就別看《人間失格》了,你看不懂Doctor:為什麼太宰治這麼喪,卻有很多人喜歡?

11樓:烏拉弘

覺得活的很窩囊,太宰治敢去追求死,我站在陽台前,看著樓下,我根本不敢去追求死,就是乙個小屁孩而已,覺得喪,是因為他敢死,無所畏懼的死,而我呢,窩囊死了,明明不敢,還矯情的多愁善感,還得掂量著要是死了家人會怎樣。很矛盾吧,又覺得自己很自私。

我很佩服他 ,他能真實的把那些情感寫出來,他是乙個純淨的人,那些悲傷很真實,無數的人有無數的活法,他是那個無法純粹的我。

有沒有什麼類似《活著》和《人間失格》這種壓抑,喪的書呢

沐子兮 hhh正好這兩本書之前都有幸拜讀過。類似的書很多啊,喜歡看太宰 人間失格 一類 小丑之花 女生徒 的話無賴派的大家都很吸引人呢。順便強烈安利一下我比較喜歡的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la,羅生門 地獄變 話說余華的 活著 他的 第七天 也很好看。或許你也可以去看看 平凡的世界 還有 白鹿原 一類h...

有沒有人也覺得人間失格中的葉藏活成那個樣子完全是自己的問題。?

花間留晚照 可以算是吧。我感覺是因為他作為乙個人,他的理想高於他現實的情況,比如人性惡劣的一部分,他理想中的自己不喜歡人性中惡的那一部分。而身邊的人大多數都是已經承認惡並且與惡共同生存下去的人。這種情況下的人,一邊承受著被大多數人的惡折磨,一邊內心自我又不願意承認或者想改掉內在的惡。雙重折磨下,才會...

有沒有人看過頤和園很糾結?

編乎空話的太多 沒有糾結,只是不解 我腦子冒出來就乙個詞 欺騙 電影中的主角確實可以在激情中燃燒了自己,但是他們事實上並沒有忠於任何事物,你說他們忠於愛情了嗎?顯然不是,他們要的是乙個感覺,感覺對了就可以滾床單,乙個眼神 一根煙 一瓶酒 一段對話,有愛嗎?有 剎那間 觸碰間的歡愉,即使是電影結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