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和資質越高的群體裡,同性戀比例越高,成立嗎?

時間 2021-05-14 12:37:54

1樓:2.25

推薦去看TED"同性戀:關於生存",雖然不知道是否那麼確切但能夠從自然方面解釋一部分原因。那剩下的應該就是所謂的倖存者理論了,因為畢竟不是主流取向,會遭到社會的否定,所以只有相對優秀的才有能力和資格作基礎去展現出自己,而且在知道了這條路有多難的情況下,相對來說也會更加努力。

2樓:

大概處在乙個層次後,有些人可能與異性的交流就越來越少了,可能更多對感情的需求不是那麼必要了,可能更注重心靈的契合,更注重知心與理解,同性之間更好交流更知心也不是假的。個人的確是與dear親密相處了一年半,雖然觀點想法多有不同,但相處一直尊重對方意願,一直很和諧,儘管談論的問題很多,但從沒有吵過什麼,從沒有氣過,我相信這就是個很好的狀態,都很尊重理解,能充分地交流意見,能很好地一起解決問題,很適合生活在一起。我也不是沒有想過同性戀要面臨的困境,但再想了想,若她是異性,怕是連幾句話都說不成,也走不到今天了。

那樣也許在一起會更容易些,但我只要最好的知心,長一些時間的輕鬆自然的互動了解。

3樓:

首先肯定得逆了,因為涉及他人。本人男

身在乙個研究所讀博士,運氣比較好本科畢業,直接直博了,在乙個大家看到很剛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所裡,據我所知是同性戀傾向的男生至少有5個人吧光是一屆的.....另外還有些教職工,不用看肯定就是。

我開始都被嚇到了...後面慢慢接受了。但是我不認為比例和學歷有關,有些人隱一輩子誰知道呢。

當然我們所還有一些西餐gay看見一些外國博后就走不動了……想來也是挺可恥的,和一些所謂圈內人士沒什麼區別。

另外我認為潔身自好一點,取向是什麼,讓大家對我們的有色眼鏡會加快摘掉。畢竟大多數人都想讓同性戀正常化吧?沒人想要妖魔化吧。

我有男朋友而且穩定,家裡都大概知道我們什麼情況但是都預設了至少。

回到問題本身,同性戀不挑學問挑人。

4樓:鬼王shezza

應該有這麼乙個讓人痛心的說法

為什麼覺得大多數優秀的人都是同性戀或者是同性戀大多很優秀因為只有優秀的人才敢於跳出來說--我是同性戀。性取向跟自身的學歷什麼真心無關

5樓:不讀博士後不改名

不清楚下層和上層我不太了解分布。

但是我覺得階層越高來事的可能性越大。。。畢竟戀愛這種玩的東西越多越容易膩不是。

而且大腦發展有時因為基因的原因,在上層更容易出奇蹟。

6樓:M3小蘑菇

其實這跟

「好看的女孩才能算女生,否則就是女的」

「有錢的中年人才是大叔,否則就是師傅」

是一樣的現象

那些農村裡鬍子拉渣相貌猥瑣的中年男同性戀者,以及四五十歲沒啥文化身體發福的女同性戀者,是很難進入公眾視野的。而這些人年輕時,由於環境對同性戀更不寬容,也就更不會顯眼

公眾喜聞樂道的是年輕漂亮身材好的gay和les

7樓:鄭痞子

學歷和資質越高的群體裡,同性戀比例越高,成立嗎?

這是題目

那麼學歷和資質低的有沒有社會成本做同性戀

你會關注學歷和資質低的人?

8樓:Barbarian

第乙個回答獻給你了,要好好的總結一些案例,先介紹一下我個人,心理學碩士,在網際網路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產品的開發,兼職從事心理諮詢,主攻同性戀諮詢。

1、智力,智力確實對考試有很大影響,但是並不是決定因素

2、家庭背景,貧窮家庭和富裕家庭差異在於觀念和眼界還有人脈資源上,這個在中國的考試上也不是重要的指標

3、良好意志力,這個應該是最主要的,經歷過高考和研究生考試的應該知道,應試教育基本就是死記硬背,只要有堅韌的意志和決心,熬個一年,保證985 211學校可錄取

4、社會環境,包括就業,職業規劃,家庭要求,個人選擇,如被逼婚被迫選擇讀研讀博出國留學等,

綜上可以發現,如果堅定的認為同性戀是天生的,那智力和家庭背景,說真按照統計學應該也是沒多大差異的,那具體就是最後兩個也是最重要的指標,良好的意志力和社會環境

我們說說這良好的意志力

回想一下,如果現在你是還是初中或者高中生或者已經讀了大學,什麼時候能激發你的意志力和堅韌的品質,一定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給你精神領域足夠大的刺激,重大事件不限於親人離世,或者家庭重大變故(這個我希望找個時間再闡述觀點,單親家庭是否會造成更多的同性戀)

同樣的意識到自己喜歡男性,這件事件同樣是一件在乙個小男生來說是乙個重大事件,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存在的時候,大多數的表現會是什麼,惶恐,不安,緊張,焦慮,逃避,接著到自我接納,尋找群體,接觸群體,我覺得我沒必要描述當乙個小男生在這種精神狀態中去隱藏自己的這種小心翼翼的狀態,包括其實很多孩子小時候就有收到過霸凌,大家應該都會明白,這種精神打擊的強度應該不亞於家庭變故

當這些孩子認識到自己性取向後,那他會優先考慮什麼問題,一定是,你不讀書,你將來怎麼辦,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同性戀孩子會思考,所有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天天在你耳邊念叨的也是這個問題,但是同性戀的孩子天生自帶自我暗示,如果不好好學習,我將來怎麼辦,畢竟我和別人不同,這個暗示必然產生巨大能量轉移到意志力上,中國考試考什麼,死記硬背,當別人都在遊戲或者娛樂當中,同性戀孩子一定在自己意識中不斷迴盪乙個信念,就是,你和他們不同,你必須更努力,這個信念就必然反饋到行動上,他們也確實更努力,學習更好,更乖巧,更能討老師歡心,更能得到女同學的青睞,從而成為直男眼中的娘娘腔,好孩子等形象,但是並不影響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學歷,所以大家其實很簡單的回看一下周圍的同學,那些文靜,安靜,好好學習的男生,GAY的比例。

(還有乙個就是普遍GAY的女性緣都很好,源於他們真的很懂女人,畢竟同樣喜歡男性,在話題和交流上多了很多共鳴,而且對女性天生的尊重,不會對女性有性威脅,所以走得近是自然的,這也是很多直男不知道為什麼有些男生天生周圍就很多女性圍著)

那看看社會環境,很多人讀高學學歷真的目的很單純,就是逃避就業.....這個我覺得同性戀和異性戀比例差不多,但是異性戀婚姻壓力和同性戀比起來不是同日而語,所以同性戀比異性戀更多了一條讀研的理由,就是逃避婚姻,其實出國留學的比例,同性戀的比例也會比正常比例高,同樣因為婚姻和家庭

簡單的算乙個數就好,假如初始狀態同性戀佔總人口1%,如果從初中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那就從初中開始算起,1000人的初中有乙個10個同性戀,假如去到重點高中的比例是20%,那有200個人能進入重點高中,那因為是同性戀更加努力,進入重點高中的是60%,那就200人裡有6個同性戀,那乙個重點高中的1000人,他的同性戀人數就是30人了,那重點大學的錄取一樣是20%,同性戀因為更努力則是60%,1000人的大學就有72個同性戀,比例就佔到大學人數的7,2%了,所以學歷約高,同性戀比例真的越高

所以大家看到的優秀的同性戀比例是高的,這個並不是錯覺,可能和高學歷人群有跟多的話語權,自我覺悟更高,更能對抗社會也有關係,但是真正在比例上,一定是有更高的,同樣的在留在農村的,貧困的同性戀,不是沒有,而是比例真的會比高學歷的低,可能高學歷佔10%,而低學歷是1%,這個比例而已

9樓:宸寶的奶爸

我覺得lgbt群體的比例,在什麼時間地點環境裡,都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素質高的群體,更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包容的內心,所以導致高素質人群裡面lgbt人群更大比例會包容性更強,並能正視自己正視他人

10樓:文藝靠譜的理科老師

得了吧,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性取向正常的人,60分及格

性取向同性的人,90分及格,不及格的人都被當成怪物處理了,不會被當成同性戀

然後那些被當成同性戀處理的人基本都已經過了90分的及格線了,大家自然就覺得同性戀是各種優秀咯

11樓:叫什麼好呢

根據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對同性戀成因的推斷:貴族產生同性戀的機率要大於平民,因為貴族可能由男僕照顧男孩,使「依戀關係」更多發生在同性長輩和孩子之間。

那麼可以做乙個推斷,由於依戀關係的發展,在後來的成長中也對照顧自己的同性「長輩」有好感。

而且,隨著學歷公升高,尤其對於男性,導師也是同性的可能性也大。

12樓:

以我的觀點來看,是的。飽暖思淫慾,同性戀是性格發展出現了問題。底層的人,忙著奔波,哪兒有心思關心精神方面的問題。

學歷高的人,相對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自己。大部分會回到正軌,一小部分就被掰彎了。

13樓:

不能說的太絕對了,但比例稍微高一點,我是認同的。

有可能我的眼光也很狹隘,但我認識的圈子裡的人,混的好也好混的一般的也好,都有乙個和直男與眾不同的地方包括我也是,就是在自己年少時自我認同的思想掙扎過程,這個過程讓圈子裡的人普遍比同齡直男想的多,而且對世界的認識更理性更寬闊,眼光更遠,而這些我覺得是進步的乙個基礎,當然也有其他的基礎,但同志先天性的因禍得福也好佔了這點先機,稍微概率大一點出成績我覺得也無可厚非。

14樓:

並不是同性戀的學歷高社會地位高,而是恰巧一部分高學歷高社會地位的同性戀在這個敏感話題下掌握了很大的話語權而已。

就像有錢的人各有各的愛好,但是有這些愛好並不能幫助你成為有錢人一樣。

15樓:panacea丶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回答。

個人覺得,首先,在剛開始意識到自己是gay的時候,大概率可能為自己的未來謀劃。比如,以後需要怎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學歷,等等。也就是說,性取向的小眾化,促使自己不斷努力。

第二,由於教育程度的不斷深化,會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這麼努力是為什麼,便不再懼怕,變得理性,從而可以從容面對自己的不同,讓你得知他是gay。

16樓:知否

不成立。

不過是學歷和資質越高,越有資格出櫃而已。

學歷和資質越高,其父母開明的機率越高,接受孩子是同性戀的機率更高學歷和資質越高,工作越好,受性向影響越小。

沒有學歷和資質的加持,不敢面對父母殷殷希望和七大姑八大姨和鄰里工作單位的唾沫星子。

沒有學歷和資質的加持,哪敢向工作單位坦言,分分鐘讓你下崗,下乙個工作依舊如此,還過不過日子了?

有些人婚前甚至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同性戀,以為不過是性冷淡或者其他,稀里糊塗忙忙碌碌過日子,養家都沒時間和精力,上哪兒找愛情去?

17樓:「已登出」

社會底層的意識形態特徵,一曰單一,二曰粗暴,中上層則是多樣化、分歧化,意味著每個人的自我意識的表達更充足,然後要麼更粗暴,要麼更柔和。

學歷越高,越能夠接受同性戀?

走走停停看看 不一定,跟眼界有關,人們通常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就跟我周圍的朋友一樣明確不支援同性戀,但能和同性戀這者做朋友,不戴有色眼鏡看人,不支援但是能接受。 讀到博士也不意味著,這個人一定眼界和心胸開闊,活的通透,格局大。有很多人,無論學歷如何,就是能夠明白love is love這個質樸的道理...

該不該遠離宿舍裡的同性戀?

KK果果果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她只是你的乙個普通同學而已,實在沒必要這麼上綱上線,該聯絡時候聯絡,沒啥事也不用主動維持關係。你不用過度關注她是不是同性戀的問題,只要你給她沒有什麼特殊聯絡,她是不是同性戀就對你完全沒有影響。無需可以遠離,也不用假裝親密,她就是乙個和其他同學一樣的存在而已。她可能是不懂...

如果同性戀都都和同性戀在一起,他們的基因沒有遺傳下去,那同性戀這個群體會消失嗎?

首先,礙於各種因素,同性戀傾向者最後也有可能和異性結婚。這樣有了孩子的話基因就會傳下去。另外還有很多同性戀是後天環境因素形成的,和基因無關。 首先,不邀自來。第一點需要明白的是,在乙個相當大的群體內,假定自由交配的前提,則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可以認為是達到了遺傳平衡狀態。就是在每一代傳代中都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