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了,老人帶著有時候會打孩子,應該怎樣有效溝通以杜絕此類情況?

時間 2021-06-06 21:57:49

1樓:中神點睛

作為一位教育者,很羨慕你們家有這麼一位負責任懂教育的老人,她懂的及時的去糾正孩子的錯誤,並用巧妙的方法讓孩子及時改正並明白錯誤及不良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這對孩子同理心的建立是有幫助的。

而毫不客氣的對你說,你的言行及判斷標準過於絕對,當自己小時候收到打罵對待,便反感一切打罵,這本身就是在走極端,再來,從你的描述來看,你明顯因為個人的過於敏感,將老人的教育行為強行提公升到了打罵層次。

作為一位見證了幾千位孩子成長與改變,見證了不同家庭教育下催生出來變化的老師。我可以說,你的教育理念非但不比老人來的「先進」,反而屬於「過度溺愛」的範疇,你自以為說理式教育是民主的先進的,實際上【言傳身教】四個字你只做到了言傳。學過心理學的人就會明白,人類對於道德的自律行為來自於對「行為後果」的懼怕心理,你只知道說教,尤其是指望通過說教讓乙個幾歲的孩子完全聽懂明白你的意思並去改正,你是不是想多了?

你以為孩子都是大人,具備完整的邏輯觀念嗎?我告訴你,孩子的思想很單純很簡單,表現好有糖吃,表現不好沒糖吃,做壞事會被打屁股,這就是孩子對道德與行為的認知。而不是你主觀YY的我為什麼要表現好,我為什麼不能表現不好,孩子是孩子,不是大人。

再來,如果沒有法律,大人就能完全做到自律了?你這是在拿你孩子的人生開玩笑。

如果我是你,我會去多讀一些教育方面的書,然後給老人家道個歉。因為沒有她,你家孩子現在在你的溺愛式教育下早就成了班級上讓班主任頭痛的問題兒童了。

補充說明:

乙個孩子的性格養成中需要慈母與嚴父兩個角色,一者教會孩子包容,一者教會孩子明辨是非。

教育過程中的毛衣與戒尺,少了哪個都不行。

大多數家庭教育的失敗都在於這裡度的把握,有的家庭全家都是「嚴父」,於是讓孩子長大以後痛恨打罵,有的家庭全家都是「慈母」,於是孩子長大以後受不得委屈與挫折,亦有的家庭慈母與嚴父不平衡,誰多一點,誰少一點都會完成孩子間性格的差異。

而你的教育觀念只剩下了慈母。

那麼,當你把「嚴父」趕走的那一刻,慈母多敗兒就是最正常的結局。

2樓:甜甜的好媽媽

我們家寶寶快出生了,出生以後會是我媽媽幫帶,我跟我媽說,如果很不聽話,該打還是要打(男孩子),老媽說,應該給他講道理,說清楚,讓他理解自己錯在哪,不要用打的。

我也知道很多懲罰機制比如罰站面壁等比打更有效更能讓小孩明白,問題是我也是從小被打到大的,為什麼老媽你觀念變了~~~~~~~

3樓:封停

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的建議是孩子不能老打,但絕對不能不打,特別是男孩子。首先,講道理是必須的,至於怎麼灌輸這個道理,方式有很多,我想大家在網上看上很多了,不需要再贅述了。其次,孩子必須在家裡有乙個敬畏的人,特別是小的時候,如果從小就天不怕地不怕,以後會越來越難管。

周圍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了,我們是要給孩子愛,但也要讓他建立敬畏感。再次,什麼時候打,怎麼打,打完了怎麼辦。違反原則性的問題打,比如亂丟糧食,摸電源之類的。

打呢,主要就是打手。打完要讓他知道為什麼挨打,立刻就講給他,向跟大人交流一樣跟他講危害、講後果、講爸爸媽媽會為此擔心難過。每次打完都要講,強調。

目前兒子們兩歲了,已經比較規矩了,挨打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因為很多時候,我一瞪眼他就知道錯了。我覺得這種機制不算過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4樓:AngelCheung

我女兒3歲了,沒有正式打過(亂扔東西象徵式拍拍手掌不算啊)和罵過,在小區也看到有長輩帶小孩也會打罵(罵得蠻難聽的)。自己認為比較難改變長輩的習慣,孩子2歲了,可以送去半托班幾個月,再轉全托班幾個月,就夠年齡上幼兒園了,前提是半托班要老師有耐心,老師孩子比例最好1:4-5左右吧。

5樓:

不能絕對地給老人下指令。各方都覺得相對適宜的方式才是家庭和睦長久相處之道。

孩子揪老人臉老人揪回來樓主都要拿出來說,真的是太不考慮老人感受了。

我孩子8歲了,有時候他明明犯錯了,卻不願意道歉,就只沉默著,這種該怎麼辦啊?

你要看看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我的建議,不要以成年人的觀點來衡量孩子,盡量還原孩子做這件事的初衷,顧慮,結果。要溝通,用愛與方法去做思想工作,讓他能夠正確認識到這個錯誤,並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如果什麼辦法都行不通,那你就忘記這一段,就當沒發生,該怎麼對待怎麼對待。我小時候也這樣,慢慢引導不要急,以身作則...

孩子喜歡惡作劇,有時候很過分,父母應該如何引導教育?

已登出 你在知乎很難得到你想要答案,但能得到最理性的答案。總結就是和孩子溝通。交流兩字,前提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理性,不然小孩給你的回答有時候能氣死你。對於你說的孩子我不太清楚有多大,我們可以分階段,在不能跑動很小的時候你必須嚴厲的告訴他 不能動手 不能做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是對錯什麼時道德什麼算有害。所...

有時候父母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是不是出了問題?

士多啤梨味的夏小梨 想必文化水平偏低,並且年級偏大吧。父母都怕自己孩子出事,女孩子也的確更讓人擔心。父母經歷的事情比我們多,他們知道社會的黑暗。可能做法有問題,但都是為我們好。慢慢和父母溝通吧。少和父母鬧矛盾,以後會後悔的。既然高中畢業了,馬上上大學了,可惜脫離家庭的束縛了,就先讓著他們點聽聽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