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茶也是用沸水沖泡茶葉嗎?

時間 2022-01-08 17:59:02

1樓:欒小欒

沸水沖泡茶葉是明朝以後的主流喝法。簡單來說,在此之前,如宋時期盛行點茶。更早時期,茶葉是菜煮粥,做藥等等。再早期,茶是用來祭祀用的。

2樓:宮明GUUMINN

古人喝茶不全是用沸水沖泡茶葉,古人用沸水泡茶是明代才流行的。中國飲茶方法先後經過了唐代烹茶、宋代點茶、明清泡茶以及當代飲茶等幾個發展階段。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本身就來就是貧苦出身,做了皇帝後以後喝茶感覺宋代點茶方法太繁瑣了,宋代點茶就是將茶葉磨成細粉,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泡。

先注入少量開水調成膏狀,然後量茶注湯,同時用茶壺注入。朱元璋為了喝茶方便就直接用沸水沖泡茶葉。有了朱元璋帶頭,從此泡茶法成為主流,用沸水沖泡茶葉的方法直至今日仍在使用。

3樓:南唐拾茶

一直用沸水啊。

古代沒有電磁爐,怎麼得到持續沸騰的水來喝工夫茶?

在中國喝茶真正算個事,就是在中唐出了陸羽後才開始的。

唐朝之前所謂喝茶,就是熬茶湯喝。

熬茶湯就像熬菜湯,把採下來的細小茶葉往鍋裡一扔,在水中煮熟煮爛,等熬得混混稠稠的,就盛到飯碗裡喝,還要調味,放上蔥片薑片橘子皮,怕苦就再加大棗薄荷,囫圇一煮,這是粥茶

粥茶從西漢就有記載,三國魏晉南北朝都喝,魏晉愛風雅的士大夫稍講究些,於是有東晉一位叫杜育的老師,為喝茶之事寫了篇《荈賦》。

荈(chuan),就是晚採的秋天茶葉。

杜老師說,茶葉種在山珍匯聚的高山中,初秋農閒時候,可以約上好友一起去山里採茶煮茶。煮茶要選岷江上游的清水,茶碗要用越州窖出的陶器,舀茶湯要像古代首領分酒那樣,用剖開的葫蘆,而熬好的茶湯得是茶末下沉而泡沫上浮的,最好白色的泡沫還亮如積雪。

杜老師如此小情小調的乙個人,卻是個打仗的能手,在正史裡寥寥露過幾次臉,都跟戰事有關,他最後在洛陽淪陷時戰死,死後便很少被提起,直到400年後,陸羽把他寫進了《茶經》。

陸羽活著的時候,在當皇帝的是唐玄宗的兒子和孫子。

陸羽這人沒家沒業,也沒長期做官,有關其生平最切實的記錄,都來自他的自傳。

他的自傳寫於29歲,是為向一班新朋友介紹自己。這年,他跑到湖州苕溪隱居,只跟和尚隱士談天喝酒,或常常一人遊走在山野裡。陸羽在湖州的朋友都是那會兒蠻有趣的讀書人,其中大有名的比如詩僧皎然。

皎然也是一位飲茶大家,寫了《茶訣》,後失傳,陸羽寫了《茶經》,被膜拜到現在。

《茶經》全文,利利索索寫了乙個採茶製茶、茶具與烹煮、喝的辦法與歷史風俗的全指南。

不僅簡單明瞭,還帶著陸羽本人特有的挑剔和樸素。

比如他說唐代以來,喝茶都是往茶裡放上蔥薑調味使勁熬,這跟喝溝渠水差不多;

又說煮茶的水要選流得不急又不慢的活水,且水煮過三沸就老得不能喝;

又說,選煮茶的鍋子應選生鐵鍋,石頭和陶瓷的雖好看可不耐用,銀質的乾淨耐用,可這樣就太奢侈了;

又再說,下茶後第一沸的水,第一碗為雋永,要存著,此外一鍋最好就做三碗茶,頂多五碗,再多就損失味道。

做茶時數著人做,五個人時做三碗,傳著喝;7個人就做五碗;要是六個人呢,也還是三碗,不過是多乙個人,少喝的用那碗雋永來補罷。

陸羽寫《茶經》,將茶分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而此時不管什麼茶,喝時總要把茶葉烤乾,磨成小公尺大的碎茶末再煮,煮茶的水要先放鹽,此外還要講究三沸,這叫煎茶法。煎茶的口味沒茶粥那樣雜而重,也講究茶的本味和茶麵的泡沫,品的是入口雖苦但咽後回甘。然而又後來,苦也不受用了,喝茶者開始追求只有甘香的茶,接著就有了不用煮的點茶法。

三沸:一沸放鹽,二沸舀出一瓢開水備著,用竹夾攪水形成水渦再投茶,三沸將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鍋中,使開水停止沸騰,出湯開品。

4樓:青橘檸檬

古人喝茶也並不是用沸水沖泡茶葉,因為沸水泡茶在明代才正式流行。古時的「茶」與當今的不同,唐代以前,人們往往採集生茶葉蒸熟搗碾,加上公尺、姜、鹽等煎煮,類似於喝蔬菜湯,被稱為「吃茶」,唐代煎茶,宋代點茶,與現代飲茶方法相似的「泡茶法」也是直到明代才開始逐漸流行。

根據歷史記載從西漢到盛唐時代,喝茶也真正開始興盛起來,不過在唐代喝茶的方式並不是用沸水泡。

如果細細總結喝茶方式的變化,可以用唐代煎茶、宋代點茶 、明代泡茶,可以說泡茶方式起源於明代,至於唐代的煎茶,一開始都是將茶葉進行烘烤,然而在細細研磨,最終研磨成粉末狀,然而可以和其他一些營養物質一起煎煮;

至於宋代的點茶,也是同樣將茶葉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少量水攪拌成膏狀,最後取一點膏狀然後用沸水沖散,黏稠度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判斷;最後明代泡茶就和現代差不多,不過泡茶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以上就是喝茶方式的變化。

5樓:簡辰

古人要看什麼時期了,其實最早是藥用,然後當食物煮進去食用的,至唐代開始慢慢就有了點茶(類似於抹茶的喝法),到了宋代點茶就特別的興盛,「茶百戲」就是宋代的飲茶樂趣。明代開始覺得點茶太繁雜,飲茶的方式就開始平民化,也就有了現在的泡茶,那時候泡茶也是用沸水沖泡,而且水質對茶的影響很早就有研究了。現在泡茶其實水一定要沸騰過後,有些茶不適合高溫(比如細嫩的綠茶),需要沸水降溫沖泡,普洱茶、岩茶、單樅茶這一類的就是用高溫沖泡了。

6樓:白茶清歡

古人是不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我不知道,沒見過,也沒辦法考察,但是現代的很多任務夫茶,都是從古人來演變的

其次茶葉的沖泡水溫,是根據茶類來的,一般來說綠茶通常是85度左右,紅茶90度左右,烏龍茶、生普100度,白茶,熟普,黑茶可以沸水沖泡、可以煮

當然如果不講究口感,那就自由發揮就行,只要喝的進去

7樓:喝水太無聊

古人,多古老呢?茶這個古老物種,伴隨中華民族經歷了藥用、食用、飲用,走到現在。

最早茶葉是藥用的,品飲方法像熬湯一樣,還要加點香料和鹽遮蓋苦澀;後來炒菜吃,現在雲南和湖北也有很多入菜的;再後來主要是陸羽之後,就以飲用為主了,也越來越講究。唐那時候是煎茶,等水開了投茶;宋是點茶,用茶筅打沫子;明清就跟現在差不多了,也就是你說的沸水沖泡。

8樓:三番有書

古代喝茶要分為兩種情況。

1.如果是吃茶——

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茶葉並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吃的,煮著吃的時候應該是要煮沸的。比如最初時有的將茶葉放進湯裡,還有的直接把茶葉放粥裡煮,做成「茶葉粥」。後來煮的時候要加點精鹽、姜、蔥等各種作料,連吃帶喝。

2.如果是喝茶煮水——

唐代陸羽《茶經》中關於煮水的記載,大體意思是,煮水有三沸:

當有魚目大小氣泡,並有細微響聲時,稱為「第一沸」。

容器邊緣有串珠般氣泡接連不斷湧出時,則是「第二沸」。

當水開始從中心向四周翻滾時,便是「第三沸」了。

古人認為,最好的水是在「第一沸」與「第三沸」之間。

蘇軾在《試院煎茶》中說: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詩中說的「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說的便是這個時候水滾的情景。

在「蟹眼」與「魚眼」之間的水沖泡岩茶最能激發茶的香氣,讓口感更好。煮太淺,「湯嫩則茶味不出」。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水的活性降低,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水「煮老了」,便會影響茶湯。

9樓:詩詞佳茗說

古人喝茶在不同的時期其方法是不一樣的:唐代以前主要是煎飲(或藥飲);唐宋以後,主要為細煎慢啜的品飲;至宋代時,主要形成了「鬥茶」(就是把餅茶擊碎成小塊,碾成細末,再調製成茶膏,然後用茶筅轉動茶盞,泛起湯花,以比較茶湯的色、香、味,最後再品嚐湯花);南宋時期,在製茶上還出現了炒青法的雛形,改蒸為炒,改碾為揉,使茶葉外形和內質都發了改變,為中國現行製茶及喝茶的方式奠定了基礎。

10樓:吃不胖的小機靈

漢魏六朝的飲茶是煮茶法,將茶放入鼎、釜中,盛到碗裡引用。

隋唐時期除了煮茶法之外,又有泡茶法和煎茶法。茶詩有很出眾,盧仝的七碗茶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唐代泡茶法在《茶經·六之飲》講飲茶有粗、散、末、餅四類,粗茶要切碎,散茶、末茶要入釜炒熬、烤乾,餅茶捯成茶末,無論印那種茶,都是將茶投入瓶子或缶中,灌入沸水浸泡,稱為「庵茶」

唐代煎茶法是特指陸羽所創的一種煮茶法,為了區別魏晉的煮茶法,故名「煎茶法」一般都是末茶,水沸時投茶攪拌至水再次煮沸,後飲用

唐代的煮茶大概是八個步驟,根據《茶經·五之煮》的描述:炙烤茶餅--研碾茶末---羅篩茶末---茶鐺煮水---投茶末入鐺---茶匙攪拌茶末---培育湯花---酌茶於碗,即可飲用。

宋代點茶法是以抹茶為主,生成盞,茶百戲都是點茶法的附屬,南方點茶北方煮茶。「用茶匙抄茶入盞,先用少許湯調令均勻,繼而量茶受湯,邊注湯邊擊拂」

元代多用末茶,加公尺麵、麥麵、酥油;少數民族煮茶多用粗茶緊壓茶,與酥、奶、椒鹽等同煮

明清時,六大茶類完備,出現了紫砂壺、蓋碗等泡茶的器具,飲茶方法延用至今,都是用沸水

根據記載中,古代的飲茶法用詞比較亂,烹茶、煮茶、煎茶中每個詞都可以指煮、煎、點、泡四個意思。要判斷是什麼飲茶法要看程式器具等,但整體來說都是要用沸水。

11樓:大頭

這問題問的……

「冷萃」這個概念是最近幾年我才聽說的,我當時也有個疑問「冷水怎麼能泡茶?」

最後,你所謂的「古人」大約指什麼時代?時代不同,各個時代的人吃茶方式還是有變化的。要不你去買本書看看。

12樓:步金茶業

你是問多古的古人?三千年前,茶葉是藥用,摘下鮮葉與其他草藥煮著喝;2023年前,茶葉是食用,加鹽,和椒而煮,2023年前,茶葉碾碎,衝著喝,類似現在喝咖啡。600年前,茶葉開始像我們這樣沸水沖泡了

13樓:孫同學

好像不用沸水,陸羽《茶經》「五之煮」中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當時認為,如果3沸,水就老了,已經不適宜泡煮了。

好像就是要將開不開的那種。

為什麼豆奶用沸水衝不容易泡開?

凌亂寂寥與倦 其實豆奶裡邊有蛋白質,遇熱會凝結,所以會結塊咯。其實一開始最好別用熱水,先用溫水搞拌,消融後再按自己的口味加熱水。懂了吧!你用的是飲水機的開水吧,那個一般溫度達不到100,最好自己煮沸水,先把豆奶放入杯中,然後倒入開水,一邊倒一邊拌和,疙瘩就開了。 偽君旨 要用涼水泡就不會了豆奶粉裡邊...

古人說話也是文言文的方式嗎?

十月微涼 古人口語和書面語是分開的,寫作用文言,說話是白話,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白話現在看起來也不容易理解了。可以看看胡適的白話文學史。 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漢語口語。據學者胡適考證,至中國漢代,文言文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而當時的書面語 即文言文 已經開始向復古和口語...

《紅樓夢》中寶玉好像只喝茶不喝水,這是古人共有的習慣嗎?

古人的國民經濟水平應該不高,只喝茶不喝水,一般人是負擔不起的。但賈府這種人家,當然是沒有問題了。不但吃的茶好,而且各人吃茶的品味也都是有的。鳳姐道 前兒我打發了丫頭送了兩瓶茶葉去,你往那去了?黛玉笑道 我可是倒忘了。多謝多謝。鳳姐又道 你嘗了可還好不好?沒有說完,寶玉便道 論理可倒罷了,只是我說不大...